加入科瑞咨詢汽車行業信息交流群,請加微信(科瑞咨詢-楊楊:autothinker99)出示名片,了解更多行業信息,定期分享行業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鄧洲周三表示,中國的產業優勢正在從過去的以規模取勝轉向產業配套齊全和綜合成本優勢。同時,未來五年,還將有三個新優勢助推中國產業競爭力提升。
鄧洲在《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發展報告NO.7》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中國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更多是體現在軟實力上,如創新、成本、抗沖擊能力等等,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以規模為代表的硬實力上。
他指出,金融、信息、教育、旅游等服務業競爭力提升尤其明顯,特別是金融業國際市場占有率提高接近一倍,貿易競爭力指數從負值轉為正值,這相當于從一個金融進口大于出口的國家變成出口大于進口的國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
“以前中國的優勢更多體現在規模上面,通過規模經濟的發揮降低成本,最后變成產業競爭優勢?!奈濉瘯r期規模優勢繼續存在,同時在配套優勢、產業鏈完整的優勢會逐漸發揮更大的作用?!编囍拚f。
他指出,雖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逐漸上升,但如果和東南亞國家相比,在綜合成本上,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具有更大的優勢。
綜合成本包括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從產業鏈來看,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產業體系,在全球供應鏈和全球價值鏈體系當中扮演著核心和關鍵的角色。
除了綜合成本較低和產業配套優勢外,鄧洲認為,“十四五”時期,中國還將有三個新的競爭優勢。
首先是數據創造和應用的優勢?!半S著智能化社會的到來,中央提出數據要成為一種新的生態要素,參與價值的分配,如果數據成為一個新的要素,甚至替代傳統的勞動力資本要素成為主要要素的時候,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彼f。
其次是國內市場的需求優勢。鄧洲說,根據社科院的測算,在人口超過兩億的國家中,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國家只有美國和中國?!爸袊嫶蟮?、不斷升級的國內市場會成為產業競爭力新的優勢?!?
第三個優勢是科技研發與轉化的優勢,這需要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
“假如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競爭不公平,即使是在國內競爭的企業走上國際市場的時候競爭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就是發揮競爭性政策的基礎性作用?!敝袊缈圃汗I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其仔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補充道。
鄧洲強調,未來五年,制造業仍將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支柱產業,從國際經驗看,這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周二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吹風會上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在現代化過程中,隨著一國人均收入的提升,制造業所占比重就會逐漸下降。但制造業本身具有創新效應、產業關聯效應以及外匯儲備效應等,如果這些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好,制造業比重就快速下降,會產生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